起步:
在單車上拼出的業績
2016年11月份,我加入了中明公估。雖然是做保險理賠出身,持有公估從業證書,但都是在主體公司的管理經驗,沒有公估經營管理經驗,我加入中明的第一件事就是轉換主體公司高高在上的思想,從頭開始。沒多久,郭富強總加入中明公估,他是學醫的,我精通財產,做健康險,我倆的搭配真正實現了1+1>2。我們馬上開始了創業步伐,自己談業務自己查勘。我記得很清楚第一個業務是北京太保的雇主險內蒙出險,當時公司剛起步,沒有查勘員,自己去做的查勘,創收兩萬多元,為公司起步做了一個開門紅。
2018年是業務拓展的關鍵年,中明公估只有20多個人。中明在行業內知名度不高,洽談合同全靠人脈,我就天天耗在保險公司拓展業務,到處宣傳中明的優勢。合作保司在公司附近,每天下午準時去保司“刷臉”,談理賠的事。先坐公交再騎單車,來回要花8元。公司那會剛起步,我辦了共享單車的月卡,有時候還能搶到紅包,比坐公交便宜。我們和保司的時間不匹配,有時還沒等我吃飯,人家就上班了,所以必須吃得快,以便及時回復。由于去得頻繁,經常和合作公司的伙伴溝通細節,反復洽談項目如何操作,他們都被我處成了同事。四季奔波,路兩排種滿的銀杏樹,從抽出嫩芽到擎起綠蔭,覆蓋了整個樹身。公司的業績也像滾動的車輪,使勁蹬就跑得越來越快!
經過2年的努力,我們憑借意健險專業的調查,在公估調查圈略有名氣,2019年公司業務騰飛式發展,工作量越來越大,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早出晚歸已經完不成現有業務的處理,招來的人也不能快速跟上業務,為了節省成本又不敢大幅招聘。
發展:
與時間賽跑,不能輸
想著多干一會就可以免去一個人的人力成本,我給自己壓得工作量很大。周中有很多電話洽談,我住得近,每天六點半就到職場,這樣九點可以開展別的工作,就算加班到12點,任務清單上的活也要干完,每天我都要數千次點開公估系統,審核和簽發公估報告,根據情況做追蹤,檢查是否漏項,案子收費多少錢,開票后再送到保司,有時候還要催賬。為了節省成本,我要跨越整個城市去測試對方底線。我最喜歡的是周末,沒人打擾的時間可以處理一些不緊急的工作。
疫情爆發初期,員工被迫在家隔離,無法創收,占據了我們70%的業務的最大合作伙伴通知降價,公司遇到了困境,事關公司生死存亡,我和郭總又開始為業務找出路,東奔西走,我在北京開展業務,郭總開啟飛行模式,一年飛行20萬公里,最終艱難的完成了預算目標。公司完成了快速發展階段,進入堅守階段。
2021年疫情爆發,最大合作伙伴再次降價,利潤也降低了,為了保證公司盈利,我和郭總全力尋找開發其他責任險的項目,而且力度很大,我基本上每天早上6點到公司,要完成案件派工,保證員工上班就有工作可做。每天都要很晚才能回到家,周而復始的工作,我變成了家人、員工中的工作狂,晚上9點多回到家時孩子還在等著我,見到我后第一句話總是說:爸爸,明天可不可以不去上班,要不我一天都看不到爸爸了。聽了孩子的話,我有點心酸,但我身上承載著100多個家庭的責任,一定要堅守,最終艱難完成了將近兩千萬的任務,由于疫情原因,員工產能相對較低,再加上最大合作伙伴的降價,導致開票不及時,出現賬面虧損狀態。
堅守:
不破不立,堅持客戶至上
2022年,為了改變虧損狀態,我和郭總經過考慮決定要做業務轉型,擺脫利潤比較低的健康險,開始大力拓展責任險和意外險,于是就到處去講課,開拓責任險業務,到8月份,責任險已經超越健康險,轉型取得了一定成績,完成公司盈利的目標。
經常奔波在一線,“客戶至上、服務至上”一直是我不懈堅持的方向。不管是面對正常案件情況,還是疑難案件和各種突發情況,我都會第一時間作出評估,并給出處理意見。
印象很深的一次,合作保司委托給我一個兩死一傷的案件。涮肉館的人一氧化碳中毒,老板暈倒,妻子忙不過來,飯館的兩個員工也要賠償,我幫家屬起草一些協議,跑了全部理賠流程,也為員工爭取到了賠償,對于特別需要幫助的人,我會不計成本去服務,更快更準更及時讓客戶拿到賠償,這樣我們和保險公司可以實現雙贏,口碑都積累。能夠及時回復到客戶,切實感受到客戶的難處和痛處,站在客戶的角度上思考問題,以真心換真心,以服務換取客戶的信任與支持。
從剛建團隊的20人,到如今帶出130多人的鐵軍,每年接案件量將近12000多件,在新冠疫情及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公司還能克服種種困難,穩步發展,是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夢想,就是爭取早日成為行業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