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國保監會頒發首批公估牌照,我國現代保險公估業開始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業成長歷程。從產業市場結構變化來看,新世紀(2.830, 0.01, 0.35%)的頭12年公估業的歷史演化可明顯分為3個階段。
?。ㄒ唬┍kU公估行業發展基礎的建立(2001年至2003年)
至2003年,全國專業公估機構115家,公估服務收入4848.95萬元,其中92%是非車險公估收入,車險8%。起步階段的市場高度集中于深圳民太安、廣東方中、上海平量行、上海大洋、深圳弘正達等5家公司,市場份額89.11%(民太安35.28%)。行業服務領域的重心集中于非車險理賠的巨災估損和高難技術估損,典型案例有民太安2003年主持的安徽電力水災致損案(索賠3.2億元)、青島正大特大火災案(索賠1.16億元)。一批經典案例成為了國內保險公估技術經驗的寶貴財富,奠定了行業核心競爭力基礎。在財產險領域,保險公估在此作為融合保險知識和各種專業技術知識的技術行業,具有保險公司理賠人員不可比擬的技術優勢,也是公估能夠成為獨立產業的價值基礎。
(二)保險公估產業初步形成(2004年至2008年)
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專業分工的效率性導致保險人尋求與公估人的合作。中小規模財險公司,在難以具備一支人數眾多、訓練有素的專業理賠隊伍的情況下,以及從節約經營成本的角度考慮,基本都將理賠環節整體外包給公估公司。行業最早拓展車險理賠公估的民太安公司,2003年與太保深圳分公司展開車險理賠整體外包合作模式的探索,其經驗很快得到行業認可并推廣。為滿足車險公估巨大的市場需求,專業化經營車險公估公司出現。2003年8月,民太安公司以車險事業部為基礎,增資設立我國首家汽車保險公估公司。以民太安肇始的在車險理賠環節與保險公司的全面合作,由此推動行業市場首次分化,服務領域形成非車及車險公估兩大市場。2004年至2008年的5年間,全國車險公估以172.8%的年均增速發展車險公估的經營,增進了行業資源的投入,其高速發展帶動公估市場規??傮w年均88%的增長,從而初步奠定了保險公估在整個保險理賠服務環節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三)多元化競爭格局形成(2009年至今)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的暴發,成為我國保險公估業發展出現拐點的重要外在因素。此前保險公司以車險博取龐大現金流進入資本市場獲取豐厚投資收益,危機使保險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回歸業務經營本身的獲利,導致公估量的減少與價格降低。但產業鏈體制與機制的深刻矛盾以及公估繁榮發展表象下所積累的問題,是公估發展拐點出現的根本原因。
中國保監會2011年頒布實施《保險中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保險中介集團監管辦法》(試行),2012年國內首家保險公估集團成立,我國保險公估業進入調整與創新的轉型發展軌道。